您好,欢迎来到西安朝阳学校 - 【官网首页】官网 !

在线咨询热线

教学科研

报名咨询

报名咨询电话:

029-87246359 029-87243114

高中部

当前位置:首页 首页 > 教学科研 > 高中部

朝阳游学路线-----司马祠

发布时间:2017-01-03   浏览次数:
朝阳游学路线-----司马祠
联系电话:87243114、82400256 、87246359 、18092300658、18192291711 、18092300660
联系地址:西安市莲湖区青年二路药王洞160号(陕西省教育学会,原陕西省教育厅对面)  
研学旅行网址1:www.chaoyanglvyou.com(朝阳旅游)网址2:www.xateacher.com(西安教师网)
 
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司马迁祠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迁墓与祠,在韩城市城南10公里芝川镇南门外,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山东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迁祠墓 司马迁祠墓位于城区以南10公里处的芝川黄河古渡口高岗上。一部《史记》成就了司马迁。史圣的祠墓也像一座丰碑,历经千百年沧桑而愈显雄伟。司马迁祠墓依山而建。过芝秀古桥,进入汉太史司马迁祠墓群,过古牌坊,便是石条铺就的司马古道。凹凸不平的石道印,记着千余年来仰慕者攀登者的足迹
司马迁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作为全国重点文物,1957年得到大修,面貌焕然一新,前来韩城的游客,首先要来这里瞻仰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祠墓。登上司马坡之巅,眼前雕龙画栋,身旁古柏参天,风光迷人。东有滔滔黄河,西有巍巍梁山,南可见魏代长城,北可见芝水长流。1958年考古学家、诗人郭沫若为司马祠题诗,并铭刻在新立石碑上,诗云:“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识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铱,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前面提至献殿中挂有“文史祖宗”的匾额,这是在民国初年司马迁的后裔送的。距司马迁祠5公里的兔东乡徐村是司马迁的故里,村里有司马迁祠堂等古迹。徐村主要由姓同的和姓冯的人家组成,他们千百年来自称是司马迁的后裔,据说“冯”姓是司马迁大儿子司马临的后代,“同”姓是司马迁二儿子司马观的后代。两姓亲如一家,但从不通婚。前些年记者前来采访,问起他们的姓氏,得到的回答是:司马迁受刑入狱,为免株连儿女,不得不改姓。为什么要改“冯”和“同”两姓呢?回答说:司马迁遭厄运时,有好心人向家乡通风报信。“同”、“冯”二字皆取“通”和“风”的谐音,又包含了原姓“司”、“马”两字。不仅“冯”、“同”两姓以先祖光辉史迹自豪,整个韩城人也以司马迁骄傲。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名人,市区建有宽畅的“太史大街”。在该街的西端的广场中,竖立着司马迁青铜塑像。
从司马古道西上,游人踏上攀登祠墓的台阶,历经九十九级,才抵山门。山阶间,一木制牌坊上书“高山仰止”,一砖砌牌坊上书“河山之阳”。登上山门回首,黄河脚下流,祠墓梁山枕,山河怀抱,川塬如画。史学传千古,神威镇一峰。祠院古柏参天,殿中碑石林立。碑石以褚遂良的“梦碑”和郭沫若的诗碑最为著名。郭沫若的五律诗气势磅礴,情真意切:“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律诗碑拓成为游人必存之宝物。祠庙寝宫后有司马迁墓。圆型墓为青砖裹砌,嵌有八卦砖雕。墓顶有一千年古柏,如巨掌撑天,如同太史公的崇高志向,永驻天地间。韩城市又将元建大禹庙、三圣庙及宋制的河渎碑搬迁到此,壮大了司马迁祠墓的古建规模。同时,为纪念八路军东渡黄河而建立的“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也为其增添了一处亮色
司马迁祠墓始建于公元310年,历代曾数次重修和扩建,占地十万余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寝宫,献殿,祠门,山门,牌坊等十八座。祠墓对滔滔黄河,西依巍巍梁山,依崖就势,气象万千,是陕西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韩城市南10公里的芝川镇,建有中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祠墓。司马迁于公元前145年生于河津(古称龙门)农村,其父司马谈任西汉太史令。他从10岁起便苦读典籍,20岁后历游江淮名地,考察史料,走访民间。后来继承父业任太史令,掌管文书,记载史事。他42岁时开始撰写《史记》 ,48岁时因李陵一案受牵连,残遭汉武帝的宫刑。出狱后做中书令,笔耕不辍,历经16年完成巨著《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 130篇的历史巨著——《史记》,又名《太史公书》,长达52万字。杨雄称赞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是中国第一部通史,影响极其深远。
他的《项羽本纪》把失败了的项羽写入皇帝的行列,他的《陈涉世家》肯定了农民起义的作用,他的《河渠书》、 《平淮书》 、 《货殖列传》等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他的《匈奴列传》 、 《西南夷列传》等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他为那些游侠、刺客、龟策、曰者(占卜的人)等下层人物都写了传记,他敢于批判皇帝,包括他本朝的皇帝,他讲汉武帝穷兵黩武。卖官晋爵,迷信神仙,用女儿换取不死之药,所有这些,使他这部著作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也构成了他自己的高大形象。这当然也是司马迁祠墓如此吸引关研究工作者和旅游者的原因, 越过芝水上的芝阳桥,眼前便是一座山坡,俗称太史坡。坡下竖立一木牌坊,额书“汉太史司马祠”6个大字。
从坡下至山顶有99个石台阶,山顶是祠院。台阶分为四段,每段用砖石依山势筑成4个平台。第一个平台上是第二个牌坊,上书“高山仰止”,比喻司马迁德高望重,世人敬仰。第三个平台上有砖砌牌坊,上题“河山之阳”4字,语出太史公自序中的“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登完石阶,迎面是朱红山门,门楣上有“太史祠”3个大字。祠院周围是砖墙,院内一前一后分别为献殿和寝宫。献殿正中挂一匾额,上书“文史祖宗”金色大字。内设祭桌,上置祭器,每逢司马迁纪念日,举行祭礼。寝宫正中央有司马迁坐像一尊,泥塑着彩,高达4米。塑像面目祥和,长须飘洒,显得正气凛然。献殿内有石碑60多块,上刻宋、金、元、明、清各代名人凭吊诗文。祠院后面是最高的平台,中央便是司马迁衣冠冢,墓呈圆形,高2米余,周围用青砖砌成,砖墙有砖雕八卦图案和花卉图案16幅。墓顶有古柏一株,树分5权,如盘龙护顶。
司马迁祠墓建筑群自下至上迭有坊矗立坡下东北方竖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上书“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现已辟为展室。自岔道而上,又有一牌坊,系元明建筑物,上书“高山仰止”四字,喻司马迁德高如山,世人至为敬仰,从此迤逦而上,牌坊上书“河山之阳”四字,语出《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走完99级台阶登道就进入了祠院,祠院大门上书“太史祠”寝宫,古柏参天,环境幽静,置身其中,如登青云,如临仙境。司马迁祠墓献殿是祭祀时陈列祭器,致敬尽礼的地方。寝宫在献殿之后,建于北宋宣(1125年)。宫正中有一尊司马迁全身坐像,长须飘拂,两眉入鬓,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现出严肃和抱负不凡之气概。祠内碑石林立,为宋、金、元、明、清各代名人凭吊吟咏之作,诗文雅健,书法挺秀。祠后为司马迁墓,如筑于西晋嘉4年(310)经金、元、清四次修葺,至今完好。墓系砖砌,呈圆形,高2.15米,周长13.19米。墓壁周围嵌有砖雕八卦图案和花卉图案16幅,墓顶古柏一株,树分五枝,枝干苍劲,盘若蛟龙。墓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刻“汉太史司马公墓”,为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题书
。联系电话:87243114、82400256 、87246359 、18092300658、18192291711 、18092300660
联系地址:西安市莲湖区青年二路药王洞160号(陕西省教育学会,原陕西省教育厅对面)  
研学旅行网址1:www.chaoyanglvyou.com(朝阳旅游)网址2:www.xateacher.com(西安教师网)
 
在线咨询
校园信箱
客服 no.1
客服 no.2